
[湖南 岳阳市华容县]
- 7

华容县,隶属湖南省岳阳市。位于湖南省北部边陲,岳阳市西境,东与岳阳市君山区交界,西与益阳市南县相邻,南连国营北洲子农场,北接湖北省石首市,东北与湖北省监利县隔江相望,总面积1590.95平方千米。2023年,华容县常住人口54.3万人。截至2023年6月,华容县下辖12个镇、2个乡。
晋太康元年(280),分孱陵县置南安县。1986年,撤销岳阳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华容属岳阳市。

建置沿革
春秋,为楚国境域,战国,属楚黔中地。
秦昭襄王三十年(前277),置黔中郡,县境为秦黔中郡地。
汉高帝六年(前201),改黔中郡为武陵郡,并置孱陵县,县境归武陵郡孱陵县管辖。新莽始建国元年(9),改武陵郡为建平郡,改孱陵县为孱陆县,县境随之属建平郡孱陆县。建武年间(25 ~56),复西汉旧地名,县境仍属武陵郡孱陵县。
三国,吴建安二十四年(219),吕蒙领南郡太守,徙治公安城,孱陵县改属南郡,县境为吴南郡孱陵县地。
西晋太康元年(280),杜预定荆州,改南郡江南部分为南平郡,分孱陵县置南安县,属南平郡。东晋,仍为南平郡属县。
南朝宋永初三年(422),改南安县为安南县,隶南平内史。齐,仍名安南,属南平郡。梁天监二年(503),,立南安郡,不久,废郡,仍为安南县,属南平郡。敬帝(555~557),又立南安湘郡,领安南和今湖北石首县。陈,废南安湘郡,安南县仍属南平郡。
隋初,沿用陈名。开皇十八年(598),改安南县为华容县,移属巴陵郡。大业初,巴陵郡改称罗州,县境属罗州。大业三年(607),改罗州为巴陵郡,华容县复属巴陵郡。
唐武德四年(621),废巴陵郡置巴州。武德六年,改巴州为岳州。垂拱二年(686),改华容县为容城县,神龙二年(706),复名华容县。天宝元年(742),又改岳州为巴陵郡,朝元元年(758),复称岳州,华容均为其属县。
五代,华容县属岳州。
宋乾德元年(963),岳州归宋,称岳州巴陵郡。宣和元年(1119),以岳州为岳阳军。绍兴二十五年(1155),改岳州为纯州,岳阳军为华容军。绍兴三十一年(1161),复改纯州为岳州。此间,华容县均属其统辖。
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岳州为岳州路总管府,华容县属岳州路。
明洪武二年(1369),置湖广布政使司,改岳州路为岳州府,华容县属岳州府。
清康熙三年(1664),设湖南承宣布政使司,县境属湖南布政使司岳常澧道岳州府。
民国2年(1913),华容县属湖南省岳常澧道。民国3年,岳常澧道改名武陵道,华容属之。民国5年,裁撤武陵道,华容划归湘江道。民国11年,废道,县境直隶湖南省。民国26年,全省设立9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置,华容属第二督察区。民国29年,全省划为10个行政督察区,华容属第四区。
1949年8月,湖南和平解放,全省分设10个专员公置(专区),华容划属常德专区。
1962年,恢复益阳专员公置,华容改属益阳专区。
1964年,设立岳阳专员公置,华容划归岳阳地区。
1986年,撤销岳阳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华容属岳阳市。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0年,华容第三区第二乡之谢密垸及第十四乡之鹿虎山,第五区第九乡所辖之5、6、7、8、9村与第六乡所辖之8、9、10村及第八乡所簪之1、2,3、4、5、6、7、8村,第四区第十八乡及第二乡所属之补湖垸,划归石首。石首县调弦区所辖之塔市驿街头及万家垸,团山区所辖之操岳乡划归华容。
1950年,华容所属东南垸及南华共管的丰城垸划归南县,西境的安华、永合垸划归安乡县。
1951年,岳阳的隆庆、安福、昭福、团山4乡耕地及水域划归华容县。
1953年,华容第一区彩其乡所属何公庙、萧家冲、陈家湾、扬家祠堂,沅家湾、铁匠屋场归岳阳。岳阳县第十五区新安乡所属晒谷南洲顺旗杆河出口处止洲土归华容。
1996年,华容县层山、良心堡镇、银怀3个镇划归君山区。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华容县下辖12个镇、2个乡:三封寺镇、治河渡镇、北景港镇、鲇鱼须镇、万庾镇、插旗镇、注滋口镇、操军镇、东山镇、梅田湖镇、章华镇、禹山镇、新河乡、团洲乡。共有居委会48个,村民委员会155个。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华容县,位于湖南省北部边陲,岳阳市西境,地处东经112°18′31″~113°1′32″,北纬29°10′18″~29°48′27″之间。北倚长江,南滨洞庭湖。东与岳阳市君山区交界,西与益阳市南县相邻,南连国营北洲子农场,北接湖北省石首市,东北与湖北省监利县隔江相望。东西最大横距6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80公里,总面积1590.95平方千米。
地质
华容位于扬子滩地台的江南地轴上,属既有强烈挤压褶皱上升运动,又有升降运动的江南古陆。
地形地貌
华容县地处洞庭湖凹盆地北缘,地势北高南低,中部丘岗隆起,东西低平开阔,微向东洞庭湖倾斜。地貌分区特征较为明显:东北部为低山丘陵区,间有溪谷平原,中南部为丘岗区,其余为平原。按地貌类型可分为平原和山地两大类。按成因可分为:江河平原、溪谷平原和滨湖平原,按高程可分为岗地、丘陵、低山3类。
气候
华容地属北亚热带,为湿润性大陆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集中。平均气温18.0℃,年总降水量1065.7毫米。年日照总时数1565.6小时,无霜期283天。
水文
华容境内湖泊星布,河流网织,水系发达。有内湖21个,蓄水面积74.5平方公里,调蓄水量12154万立方米,内河8条,长83.80公里,蓄水量3018万立方米。
水库74座,其中中型水库3座,小(一)型水库5座,小(二)型水库66座,山塘港挡6174处,总蓄水量9139.87万立方米。
长江水系藕池河、华容河穿境而过。加上年总降水量1065.7毫米,总产水量20.35亿立方米,减去蒸发量11.7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8.6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6.63亿立方米,地下水2.02亿立方米。
土壤
华容县土壤共划分为4个土类,其中水稻土壤占69.38%,潮土占12.86%,红壤土占16.3%,菜园土占1.46%。
植被
华容县植被根据地理条件,可分为3种类型:低山丘陵植被区、平原植被区、湖沼洲滩植被区。
自然资源
水资源
2023年,华容县水资源总量82800万立方米。总用水量40287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7.3%。水库61座,水库总库容6784万立方米。水库蓄水总量764.3万立方米,下降47.9%。全社会用电量11.3亿千瓦时,增长4.9%。其中,工业用电量3.5亿千瓦时,增长24.1%。
土地资源
华容县土地总面积160.67千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105.85千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5.9%。建设用地面积18.77千公顷,占11.7%。未利用土地面积(含江、河、荒、滩地)36.05千公顷,占22.4%。
生物资源
华容县野生植物和已经驯化用于林业生产的栽培植物共有904种(包括变种),按其利用价值可分为防护、用材、食用、药用、工业、农业、观赏等6类。粮食作物有水稻等6种,经济作物有棉花等5种。油料作物有油菜等4种,水果作物有板粟等8种。蔬菜作物有辣椒等20种,绿肥作物有红花草籽等2种。水生植物和野生植物有莲藕等5种。
华容县动物资源分三大类。家畜家禽有猪、鸡等10种。水生动物有青鱼、卿鱼等鱼类117种。野生动物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等10种,二级保护动物有江豚、丽蚌等37种。三级保持动物有豺狗等63种。鸟类有八哥、麻雀等130种,兽类有黄鼠、蝙蝠等23种。
矿产资源
2023年,华容县已发现矿种30种,探明资源储量矿种4种。其中,非金属矿种2种,水气矿种1种。
华容县已发现的矿产种类有近30种,主要的有18种:赤铁矿、锯钮矿、钾长石、辉钼矿、绿柱石、独居石、磷记矿、铀、云母、花岗岩、陶粒页岩,石英石、高岭土,陶土、砖瓦用粘土、建筑用砂,矿泉水、天然气。矿产地99处。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8种,其中花岗岩、高岭土、钾长白、独居石、磷钇矿为优势矿种。
交通运输
2023年,华容县货物运输总量46.6万吨,比上年增长237.0%。货物周转量17773万吨公里,增长115.9%。客运量348.3万人,增长120.2%。旅客周转量34067.8万人公里,增长151.6%。
公路线路里程2726.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8.73公里。汽车客运站2个,民用营业性客车221辆。公交车路数8路,下降11.1%。公共汽车营运车辆60辆,下降28.6%。出租汽车200辆。民用轿车保有量6.7万辆。
234国道、240国道、353国道、石华高速、蒙华铁路、岳常高速公路、岳宜高速公路,常岳九铁路、武张铁路及306省道、202省道、203省道、222省道穿过华容县。
风景名胜
车轱山遗址
车轱山遗址,位于华容县三封寺镇五湖村, 出土文物2000多件。该遗址文化层共分为三期(石家河文化、屈家岭文化、大溪文化),是中国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较为重要的遗址之一,对于研究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的相互关系,进一步探讨长江中游原始文化的分期等具有重要的意义。[6]2019年10月7日,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遗址)。
华容县烈士陵园
华容县烈士陵园,位于华容县城区东北郊陡岗山。始建于1961年,占地面积1416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7560平方米,水面面积6600平方米。被评为全国烈士纪念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墨山禅寺
墨山禅寺,位于县城东十五公里处。始建于隋朝,唐贞观年间更名为墨山禅寺,占地面积共6700平方米,建筑面积3150平方米,现留传有高僧的木鱼石、乌龟石、船头石、荷花石、玄石门、玄石洞,以及屈原和唐朝宰相张锐留下的碑文等千年古迹。
华容县博物馆
华容县博物馆,坐落于烈士陵园内,总占地面积近一万平方米,主体建筑2452平方米,外建广场和流芳园。内设展室10个,六大主题内容。2002年4月被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评定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地方特产
华容芥菜
华容芥菜,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2008年11月03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华容芥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华容青豆角
华容青豆角,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2011年12月2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华容青豆角”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华容道皱皮柑
华容道皱皮柑,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2011年12月2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华容道皱皮柑”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华容大湖胖头鱼
华容大湖胖头鱼,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2011年12月2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华容大湖胖头鱼”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华容潘家大辣椒
华容潘家大辣椒,湖南省华容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2011年8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华容潘家大辣椒”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华容芦苇笋
华容芦苇笋,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2009年11月27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华容芦苇笋”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华容道鸡蛋
华容道鸡蛋,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2013年4月1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华容道鸡蛋”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华容黄白菜苔
华容黄白菜苔,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2009年9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华容黄白菜苔”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华容县的地名由来与[楚国的天下美女荟萃之所章华台和容城有关。公元前535年,楚灵王在云梦泽的腹地、今华容县城东北郊的清水村三组,建成了在我国建筑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建筑章华台。章华台建成后,楚王除了将其作为在云梦泽打猎的居住之所外,还将宓妃、湘娥、齐倡、郑女等天下美女纳入宫中,供其娱乐。由于章华台汇集了众多的美女,加之楚灵王特别喜欢细腰美女,美女们也纷纷节食束腰以争得楚王的宠爱,人们就把这个地方形象地称之为“细腰宫”或“容城”。“容”实指美女,“容城”其实就是美女之城。因此,“华容”之名,就是将“章华台”、“容城”这两个名字各取一字,合并起来而成。这个名称不仅在民间流传和称呼,而且得到了官方认可。在唐代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华容县曾改名“容城县”,改名的原由是“避武则天小讳”或“避武后讳”,武则天小名“华姑”,县名中就不能“华”字,到神龙元年(705年)才恢复华容县名。
著名人物
何长工、方之中、刘大年、黄松龄、蔡协民、张树芝、朱绍清、李光汉、石时态、韩梅林、董新山、刘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