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亿收购案崩盘:李学凌少赚15亿,李彦宏押注AI翻盘?
  • 10


2020年11月16日,百度与欢聚集团签署协议,计划以36亿美元收购后者旗下中国内地视频娱乐直播业务YY直播,这笔交易被视为百度应对短视频冲击、布局直播赛道的关键举措。根据协议,百度分四批支付费用:首笔20亿美元,剩余款项基于后续条件逐步释放,然而,交易宣布仅两天后,浑水发布做空报告,指控YY直播90%的收入造假,引发市场对交易可行性的质疑,尽管百度声称已进行尽职调查并修订协议,但监管审批迟迟未获通过,为后续争议埋下伏笔。

浑水在报告中指出,YY直播通过内部机器人账号伪造付费用户和打赏记录,虚构近90%的营收,例如,其数据分析显示,YY直播声称的1.5亿笔交易中,约一半来自欢聚集团服务器操控的虚假账户,国际业务BIGO LIVE也被指控80%收入造假,报告直指百度收购标的存在重大财务漏洞,引发投资者恐慌。尽管YY直播随后否认指控并启动独立调查,但市场信任已受挫,交易进展被迫搁置。这一事件暴露出科技并购中尽职调查的复杂性,以及舆论对跨境并购合规性的敏感反应。

本次交易因涉及反垄断审查和数据安全审查,在中国政府监管部门处卡壳近三年。百度多次申请延期交割,但始终未能满足全部审批条件,2022年,双方同意将交易截止日期无限延长,试图争取时间窗口。然而,2023年底,百度以“未完成交割前提条件”为由单方面宣布终止协议,欢聚集团对此强烈反对,声称交易已于2021年完成核心交割,并指责百度违反契约精神,这场拉锯战凸显跨国科技并购中监管权力与商业协议的冲突,以及企业对政策风险的预判不足。

球王会·(中国)体育官方网站

2024年1月1日,百度正式公告终止收购,试图追回已支付的16亿美元托管资金。欢聚集团迅速反击,通过公告强调YY直播业务早已并入百度体系,团队完成整合且交易实质完成99%,李学凌公开表态称,“百度的退出是违约行为”,并向法院提起诉讼。双方的争议焦点集中在“交易是否合法终止”和“资金是否应全额返还”,此阶段舆论分化明显:支持者认为百度及时止损,反对者质疑其利用规则漏洞逃避责任,事件热度持续攀升。

36亿收购案崩盘:李学凌少赚15亿,李彦宏押注AI翻盘?

经过近一年法律博弈,百度与欢聚于2025年初达成妥协,百度支付21亿美元完成收购,欢聚放弃剩余16亿美元尾款。这一结果被视为“双输但止损”的选择:百度虽节省资金,但错失直播业务发展窗口;欢聚则失去潜在收益,但保住核心资产控制权。值得关注的是,百度将释放的16亿美元明确用于AI算力与云服务,而非继续投入直播领域,这一转向印证了科技公司从消费互联网向技术驱动转型的迫切性。

本次交易失败与直播行业的整体衰落密切相关,2020年恰逢直播电商爆发期,YY直播曾是行业头部玩家,但随着抖音、快手的崛起,其用户活跃度和广告收入持续下滑。数据显示,2023年YY直播国内月活已不足500万,远低于巅峰期的超1亿。李学凌曾试图通过BIGO LIVE拓展海外市场,但受限于文化差异和本地化运营成本,未能扭转颓势。百度收购YY直播的初衷是获取直播流量入口,但行业红利消退使得标的价值大幅缩水,成为交易失败的根本原因。

百度将释放的16亿美元投入AI基础设施,是其“ALL IN AI”战略的延续 ,2024年财报显示,百度核心净利润同比增长21%,但研发投入占比仍超20%,其最新发布的Ernie 5.0模型及深度搜索功能,均依赖算力支持。通过终止YY直播交易,百度得以集中资源发展搜索与大语言模型,这与李彦宏“人工智能是未来十年最大机遇”的论断一致。然而,争议点在于:百度是否应放弃仍有现金流的成熟业务,押注尚处亏损期的AI技术?这一决策被视为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典型科技企业抉择。

本次事件揭示了科技并购中多重利益的复杂博弈:商业决策需平衡战略野心与现实风险,法律框架须适应技术迭代的节奏,而行业周期则可能让昨日的明星标的沦为今天的负担。支持者认为,百度果断终止YY直播交易是理性止损,将资源聚焦于更具前景的AI领域,符合企业长期生存逻辑,李学凌虽损失部分收益,但避免了被拖累的风险。反对者则指出,百度在2020年高估直播业务的战略价值,而欢聚集团的诉讼行为暴露出其对契约精神的漠视,此外,若YY直播未被收购,其独立运营可能进一步加速衰落,最终损害股东利益。更深层的争议在于:当技术革命重塑行业格局时,巨头是否应通过并购快速抢占赛道,还是审慎评估风险后再行动?答案或许因企业基因与时代背景而异,但可以肯定的是,每一场并购都是对决策者勇气与智慧的终极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