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振华被执行489亿!宝能系资产“骨折价”甩卖求生
  • 26


开年最大执行案!资本大鳄陷债务泥潭

2025年2月27日,资本圈再传重磅消息:宝能系实际控制人姚振华因债务纠纷被北京金融法院强制执行36.7亿元,创下2025年开年以来单笔被执行金额最高纪录。天眼查数据显示,姚振华名下累计被执行总金额已高达489亿元,宝能集团现存被执行人信息达96条,执行总金额超463亿元。这场持续数年的债务危机,正以“骨折价”拍卖资产、金融牌照缩水的形式,将昔日“野蛮人”的资本帝国推向生死边缘。

一、36.7亿只是冰山一角?开年47亿连环执行

此次36.7亿元的执行案仅是姚振华2025年债务风暴的缩影。据法院公开信息,2025年1月3日至2月11日,姚振华已接连被佛山、广州、南昌、深圳等地法院执行,单笔金额从235万元至5.64亿元不等,累计执行金额达47.88亿元。更严峻的是,宝能系旗下多家公司同步卷入债务纠纷:仅2024年9月,上海银行便起诉追讨74亿元逾期贷款;同年6月,姚振华与宝能控股等主体因24.9亿元标的被深圳中院强制执行。

二、“骨折价”卖资产:基金牌照44%折价易主

为缓解流动性危机,宝能系正以“断臂求生”的方式加速资产变现。前海联合基金30%股权的拍卖堪称典型案例:该资产评估价6725.4万元,历经五次流拍后,最终于2025年2月7日由上海证券以3766.22万元接手,折价幅度达44%。此次交易标志着宝能系失去对前海联合基金的控制权,其金融版图进一步缩水。此前,观致汽车、中炬高新等核心资产亦被摆上拍卖台,但接盘者寥寥。

球王会体育官网

三、千亿金融帝国崩塌:保险、基金牌照接连失守

巅峰时期的宝能系曾手握前海人寿、前海财险、前海联合基金等金融牌照,构建起横跨保险、公募、融资租赁的资本帝国。然而,债务危机下这一版图正加速瓦解:

  • 前海联合基金:管理规模从峰值496亿元暴跌至97.5亿元,第一大股东席位易主上海证券;
  • 前海财险:2016年成立至今累计亏损超6亿元,2023年净亏损0.89亿元;
  • 前海人寿:自2022年起停发年报,涉及司法案件数量激增,2024年被告案件占比超81%。

业内分析指出,金融牌照的流失将削弱宝能系资本运作能力,加剧其偿债压力。

四、从“万宝之争”到债务黑洞:资本神话何以破灭?

时间回溯至2015年,姚振华通过前海人寿“杠杆收购”万科股权,掀起轰动资本圈的“万宝之争”,其激进扩张策略一度被视为“野蛮人”范本。然而,过度依赖短债长投、地产及汽车业务巨额亏损,导致宝能系自2021年起陷入流动性危机。尽管2024年底宝能宣称“三个月化债300亿元”,但天眼查显示,截至2025年2月,其新增执行案件仍在激增。

五、未来悬念:489亿巨债如何收场?

面对近500亿元被执行金额,宝能系的出路愈发狭窄:

姚振华被执行489亿!宝能系资产“骨折价”甩卖求生

  • 资产处置:核心资产估值持续缩水,拍卖难度加剧;
  • 债务重组:虽与部分债权人达成和解,但新增诉讼不断;
  • 政策风险:金融强监管下,牌照缩水限制资本腾挪空间。

券商中国、财联社等机构认为,若无法短期内引入战略投资者或实现经营性现金流逆转,宝能系恐难逃“分崩离析”结局。

结语:资本狂飙终落幕?

从“扫货A股”到“卖身还债”,姚振华的跌宕轨迹,成为中国企业激进扩张与风险失控的典型样本。这场涉及数百亿的债务风暴,不仅关乎宝能系存亡,更对资本市场风险治理敲响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