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牢记嘱托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黑河新篇章丨放大“亚冬效应”,黑河冰雪经济强势升温
- 20
乘着第九届亚冬会的“东风”,今年冰雪季,我市立足边境区位及生态资源优势,创新融合旅游、文化、体育、试车等多种业态,以热情周到的服务开启宠客新模式,带动冰雪经济强势升温。2024—2025年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期间,全市共接待旅游者449.66万人次,同比增长10.02%;实现旅游总花费32.91亿元,同比增长19.52%,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
全域联动 全时服务
我市高位推进、强力统筹,科学制定《2024—2025年黑河市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实施方案》,全域联动,保障冬季冰雪旅游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科学分析研判,高质量制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着力构建“四条旅游廊道”、打造“两核四区”旅游板块、优化“1+3+2”旅游城市空间布局。围绕“极境冰雪 蝶舞黑河”主题,统筹全域旅游资源,升级六大主题冰雪线路、推出36个冬季冰雪旅游打卡地,保持热度举办百余项文旅活动,丰富游客多元需求。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精准营销,累计推出各类冰雪旅游宣传类产品6500余篇,全网流量突破亿次。

精心打造全时服务,相继开通中国黑河公路口岸—俄罗斯卡尼库尔干公路口岸旅客运输以及省内多条旅游航线,投放旅游包车、增设黑河至哈尔滨客运班次,搭建起快捷高效的旅游交通网。筑牢安全防线,加强出境旅游团组管理,开展联合执法检查102次,落实7×24小时常态化网络舆情监测,有效维护黑河冬季冰雪旅游市场安全稳定。
业态焕新 产业破冰
我市充分发挥冰雪资源优势,以大平台、山口湖、温泊三处雾凇景致为支撑的冰雪雾凇“治愈”全网,集中打造的凇凇乐园、雾凇民宿、雾凇美食街等冰雪项目,叫响“冰城看冰、雪乡戏雪、黑河看雾凇”冬季特色旅游品牌。
冰雪业态迭代焕新,成功打造界江冰雪乐园和152个冰雪创意景观、景点,冰雪康养渐入佳境。冰雪盛宴接连登场,“跨江·跨国·跨年夜”系列活动、冬捕节等持续升腾边境冰雪旅游热度,2025中俄国际冬季体育系列比赛带动餐饮、住宿订购火爆,打造了“跟着赛事去旅行”的生动实践。第三届“品味中俄·嗨购迎新”年货大集带动节日市场消费2000万元、“黑河好物”系列冰雪旅游商品纪念品成功打造,带动黑河冰雪消费飙升。
冰雪产业破冰突围,在全省率先建成综合性服装创意设计产业园,填补我市冰雪经济装备制造业空白,同时创新举办第四届寒区试车节,公开发布全国首支寒区试车指数,黑河已成为寒区试车产业的领跑城市。冰雪文化与研学多维激活,成功举办“双子同欢·中国年”、博物馆里过大年、非遗过大年、四季村晚等150余场特色文化创意活动,全省首创跨境全龄研学品牌,在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成功设立中国黑河研学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不断提升。
超前谋划 热度不减
在“亚冬效应”的激励带动下,今年我市将抢抓有利契机,认真复盘、超前谋划,不断释放冬季冰雪经济“热效应”,推动黑河旅游从“开门红”到“四季火”。
聚焦精准服务,系统升级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保障,充分发挥旅游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用,满足游客个性化、多层次需求。聚焦优质供给,谋划完善夏季避暑旅游“百日行动”工作,依托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贯通全季文旅活动体系,丰富新业态、新场景、新体验,推进景区提档升级。聚焦创意营销,抓好宣传推介,充分利用融媒体等宣传平台,策划推出一批具有黑河特色的流量IP,持续擦亮“中俄双子城 北国养生地”金字招牌。聚焦先行先试,抢抓创建边境旅游试验区、跨境自驾试点等有利契机,争取更多利好政策,持续发挥数字文旅领跑全省优势,打造行业标杆。聚焦安全稳定,健全旅游领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完善旅游安全综合防控措施,深入实施文旅安全官制度,加大对文旅经营主体检查力度,织牢安全防护网络。